-枣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枣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

当前位置: 枣庄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 > 新闻中心

    山东省科技厅公布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第一批)的通知山东省科技厅公布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第一批)的通知

    鲁科字[2016]206号
    省直有关部门,各市科技局,有关高校、科研院所: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探索建立科技领军人才(团队)荣誉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领军人才(团队)创新创造积极性,以其为核心培育形成科技创新制高点,引领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经研究,决定命名临沂大学张书圣等9个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
    希望命名的领军人才(团队)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践行勇攀高峰、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争作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者。广大科技人员要以他们为榜样,锐意改革、潜心科研,为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附件:第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简介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016年12月30日
          附件:第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简介
     
          1. 张书圣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
          张书圣,临沂大学教授,山东省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筹)主任。张书圣团队在肿瘤标志物检测与成像分析方法、单细胞单分子分析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基于功能化的三螺旋分子探针和放大策略实现了对单细胞内microRNA特异性和可视化检测,为癌症的早期诊断和观察提供一种成像分析工具。将所研制的肿瘤标志物信号探针及开发的新型信号放大技术用于淋巴癌细胞的检测,可检测到10个肿瘤细胞,实现了一种高灵敏检测肿瘤细胞的可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成功研制乙肝病毒(HBV)基因G1896A突变检测试剂盒等7种诊断试剂盒。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项。研制了光致电电化学分析仪和石英晶体微天平2台诊断仪器,目前该仪器已分别由西安瑞迈分析仪器有限责任公司和长春鼎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销往各大高校以及科研机构。近5年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影响因子5.0以上论文70篇。 
          2. 李越中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 
          李越中,山东大学教授,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越中团队自1996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始重要的药源粘细菌的研究,系统开展了粘细菌资源多样性、进化、遗传和应用的研究,发展和显著简化了粘细菌分离培养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最大的粘细菌资源菌库。在粘细菌中首次发现自主复制质粒,为粘细菌超大基因组的进化提供了线索,同时为粘细菌遗传学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通过解除粘细菌生长的细胞密度依赖,解决了粘细菌大规模发酵培养的瓶颈限制,为粘细菌资源利用和埃博霉素的生产提供条件,是目前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先者,在国际上有重要的影响,已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国际专利2项。有关粘细菌资源和埃博霉素产生菌及其发酵合成埃博霉素工艺成果分别转让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粘细菌资源的开发,2004-2009)和山东金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抗肿瘤新药埃博霉素(epothilones A/B)生产技术的开发,2003-2009)。目前转让公司的埃博霉素B完成国内I期临床,正在申请II期临床。 
          3. 陈松林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
          陈松林,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山东省海洋渔业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筹)主任。陈松林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解析了鲆鲽鱼类基因组结构,揭示了ZW性染色体进化和性别调控机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Nature Genetics上,为我国水产和海洋领域在该杂志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引领了我国鱼类基因组研究。完成了半滑舌鳎和牙鲆全基因组测序和基因资源发掘,创建了鲆鲽鱼类遗传性别鉴定和控制技术,培育出速生牙鲆新品种“鲆优1号”,达国际领先水平;陈松林主持完成的“海水鲆鲽鱼类基因资源发掘及种质创制技术建立与应用”成果获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为我国水产领域近6年来唯一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的成果。 
          团队培育的我国第一个牙鲆新品种—— “鲆优1号” 牙鲆,其生长速度提高30%,养殖存活率提高20%。近几年来,在山东、福建、辽宁、天津等地推广“鲆优1号”受精卵60多公斤,累计产生经济社会效益达10多亿元;发明的半滑舌鳎遗传性别鉴定和高雌苗种制种技术将雌鱼比例从20%左右提高到40%以上,将养殖产量提高了30%以上,已在全国沿海半滑舌鳎养殖场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已累计产生经济社会效益30多亿元。 
          4. 徐健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 
          徐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所研究员,山东省能源生物遗传资源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健团队基于单细胞分析仪器系列的研制、单细胞拉曼分选技术和微生物组高通量比对算法创新,发明和示范了一系列基于人体共生菌群进行儿童龋齿、牙龈炎、痛风等慢性病的新型诊断和预测技术,为基于口腔和皮肤菌群的精准护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其主持建立的“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所微生物组技术服务网络”支撑着包括七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宝洁、中粮、国投、青啤在内的20多个产学研团队在能源、环境、健康、农业、海洋等领域的微生物组研究。这些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于Science、Cell Host Microbe、PNAS、ISME J、Bioinformatics等,共发表论文80余篇,他引约4000次,专利或专利申请30余项。  
        5.刘相法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  
          刘相法,山东大学教授,材料液固结构演变与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相法团队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多相金属熔体结构调控与系列晶种合金材料的研究。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论文18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2项,已经成功转化16项。发明了Al-P系、Al-Ti-C-B-N系和Al-B-C-N系三系列晶种合金,其产品已在全国24个省100多家铝合金和镁合金加工企业应用,并大批量出口意大利、德国、英国、法国、土耳其、俄罗斯、韩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等15个国家。累计经济效益7.35亿元,其中增收节支1.68亿元。以此发明产品孵化两家企业,其中一家已成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6. 刘统玉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  
          刘统玉,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研究员,山东省光纤传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统玉团队在光纤光谱分析痕量气体检测技术及工程化,光纤光栅传感器设计及高灵敏度、快速检测技术,光纤分布式温度、应变检测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首次研制出基于全光纤传感器的煤矿瓦斯、火灾、水害、顶板、微震等动力灾害、设备健康状态及应急信息与通信综合监测预警系统,并在多个煤矿、非煤矿山成功应用,建立了新一代矿山安全物联网系统,在光纤传感器和煤矿安全领域产生了国际影响力。领衔的光纤传感器研发团队及产业化团队,已成为业内有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新团队,产生发明专利30余项、光纤传感器新产品10余项,软件著作权1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团队研制的低功耗、智能化激光甲烷传感器,已被国家安监总局作为新型瓦斯传感器,形成了新的安全标准,国家煤监局设立专项引导资金在煤矿行业推广;研发的新一代全光纤矿山安全保障系统,在国内多家煤矿成功应用和推广。 
          7.王海波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
          王海波,山东省立医院(西院)主任医师,山东省听力重建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海波团队在感音性耳聋基础研究和的临床治疗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是我国耳科学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主持并制定了我国多种耳科疾病的规范化治疗指南。以山东省听力重建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开展了遗传性聋病的基础研究工作,在耳科学专业顶级杂志发表SCI文章四十余篇。在全省范围内收集了3000余例耳聋患者样本,作为中国聋病战略联盟发起者之一,共享联盟收集的2万余例聋病标本。团队已对2000余例耳聋患者进行了耳聋基因筛查,初步揭示了常见聋病基因在我省人群中的发生率和分布状况,并发现了多个聋病相关基因新致病突变位点,建立了5个关键致聋基因小鼠模型。同时,制定聋病早期诊断及预警策略,应用于指导临床产前诊断、听觉功能重建、恢复语言功能等辅助治疗。在省内率先开展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团队累计手术已达2000余例。 
          8. 侯明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 
          侯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山东省血液免疫学重点实验(筹)主任。侯明团队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发病机制和特异性治疗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血液学权威期刊BLOOD杂志发表全文11篇。作为我国ITP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侯明在国内率先开展并推广ITP免疫失耐受发病新机制和血小板抗体检测新技术,系列研究成果改写了欧美国家的ITP诊治指南。侯明作为负责人起草并制定了中国成人ITP诊治指南(2009、2011、2012及2016年版),作为我国ITP诊治标准在全国应用。 
          侯明带领的研究团队对我国ITP诊治水平的提高和血液病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在全国推广应用MAIPA检测、流式细胞微球技术、TPO浓度监测等特异性诊断新技术,显著提高ITP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率,对ITP鉴别诊断具有重大意义;提出利妥昔单抗、重组人TPO等药物联合治疗ITP,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患者治疗后有效持续时间显著延长。不仅有效减轻患者精神和心理压力,更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减少住院治疗费用,节约医疗资源。 
          9.郝玉金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工作室
          郝玉金,山东农业大学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郝玉金团队在果树果实品质形成与调控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揭示了光照和温度等环境因子调控苹果果实色泽和风味品质的分子机理,解析了果实品质形成的信号途径和调控网络,拓展了人们对肉质多汁果实品质形成机理的认识,取得了国际先进的原创性成果,近5年在PLoS Genetics、Plant Physiology、Plant Cell & Environment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被聘为两份国际SCI期刊的副主编和咨询编委。同时,用理论成果指导砧木改良和精品果生产,产生经济社会效益累计达10多亿元。  
     
     

    录入时间:2017/1/6 Hits:6998